計劃簡介  
南京教區簡介

南京教區最早成立於1690年,屬葡萄牙保教權管轄範圍,因此早期主教多為葡萄牙人,¹ 此時南京教區所轄範圍包括江南省(現江蘇、安徽)及河南省。教廷見葡萄牙保教權對傳教事業弊多於利,欲以代牧區制度取代。1842年教廷派遣法國耶穌會士至江南省,並以義大利籍主教主持教區。1844年成立河南代牧區,南京教區範圍剩下江南省。1856年教廷取消葡萄牙保教權,原南京教區改名為江南代牧區,教廷並將江南代牧區交由法籍耶穌會士管理,此後江南代牧區的主教皆由法國耶穌會士擔任。

 

1926年江南代牧區分出了海門代牧區,1933年再次劃分出南京代牧區和上海代牧區,由原江南代牧區主教惠濟良(Auguste Haouissée, S.J., 1877-1948)擔任上海主教,但南京代牧區主教一職懸缺。1936年7月教廷任命35歲的于斌擔任南京代牧主教。在劃分南京代牧區時,教宗特撰一詔書言:

 

因宗座駐華代表剛恆毅總主教之努力,朕復聽取傳信聖部諸領袖樞機主教、南京代牧惠主教,以及凡與此問題有關者之意見,即以宗座全權,將極廣褒之南京代牧區,劃分為二:其一包括江寧、高淳、江浦、句容、潥水、六合、丹徒、金壇、溧陽、丹陽、揚中、武進、江陰、無錫等15縣,命名為南京代牧區,即以此區,委託本籍神職班管理,其主教座堂,宜在中國首都南京。

 

南京教區手繪地圖,為龔士榮神父遺物

 

南京代牧區教友此時僅三萬左右,其最特殊之處以國籍主教任中國民國首都主教。二戰結束後教廷結束中國的代牧區體制,1946年建立聖統制,設南京總主教區,由于斌擔任總主教。1949年4月共軍準備渡長江南下,正在歐美進行國民外交的于斌總主教,急電命龔士榮將南京教區年輕神父及修士撤往海外。1949年5月17日,龔士榮神父與當時仍是小修士的許洪坤神父等一行13人拿著5張船票上船,他們以為會到廣州,卻在基隆登岸。當時于斌原準備在台灣重新開始傳教工作,但教廷不准于斌停留台灣,于斌再次赴美。南京教區的方豪及龔士榮在台大任教,王步融赴花蓮擔任堂區神父,其餘年輕神父修士則赴美、西等國唸書。1959年教廷解禁,命于斌籌備輔大在台復校事宜,1961年教育部允許輔大文學院立案,此為台北輔仁大學之始。1963年輔大選定新莊開始建築校舍,這段期間校長室位於文華樓四樓,待1981年行政大樓野聲樓落成,校長室及附帶處室皆從文華樓四樓遷往野聲樓辦公。但龔士榮神父仍保留文華樓四樓以前于斌校長留校時的寢室,此後成為他的辦公處所,直到2002年龔神父去世。

 

龔士榮神父生前對此鐵箱隻字未提,2012年初計畫主持人陳方中副教授曾詢問許洪坤神父,這批契約文書是否係1949年5月撤台時所攜,許神父稱當時身無長物,並未帶來此一鐵箱。因此推測可能是1950年代輾轉從港澳運到,但詳細情況隨時空變遷且人事凋零無法確切得知。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陳方中副教授

 


■¹第一任主教為中國籍羅文藻,原為南京代牧主教。任命其為教區主教之教宗諭令到達時,羅文藻已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