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篇名
|
作者
|
發表
|
1 |
哲學研究所開學典禮演講 |
輔仁大學校長
于斌 |
開學典禮演講,1961.09.20
。
(收錄於《于斌樞機言論續集》,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
2 |
復校概況 |
輔仁大學校長
于斌 |
校友會慶祝于校長六三華誕大會演講,1963.4.21。
(收錄於《于斌樞機言論續集》,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
3 |
勉畢業同學 |
輔仁大學校長
于斌 |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第一屆畢業典禮講詞,1963.6.29。
(收錄於《于斌樞機言論續集》,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
4 |
輔仁大學最寶貴的遺產 |
輔仁大學校長
于斌 |
校長歸國返校演說,1963.12.16。
(收錄於至《于斌樞機言論續集》,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
5 |
勉入校新同學--
人人要有理想,有抱負 服務社會,造福人群 |
輔仁大學校長
于斌 |
五十四學年度新生訓練演講,1965.8.20。
(收錄於《于斌樞機言論續集》,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
6 |
董事長為民國五十五學年度畢業同學贈言 |
輔仁大學董事長
蔣宋美齡 |
中華民國56年6月。
(收錄於《輔仁大學董事長 蔣宋為歷任畢業同學贈言》,台北:輔仁大學,中華民國77年6月15日,頁1-3。)
|
7 |
「願以校訓『真、善、美、聖』為你們的座右銘。 謹記師長訓勉、來賓贈言,實踐力行‧」 |
輔仁大學校長
于斌 |
大學部首屆畢業典禮致詞,1967.6.29。
(收錄於《輔仁》第6期,台北:輔仁大學校友總會,中華民國57年10月25日,頁3。) |
8 |
中美堂之修建及命名由來 |
輔仁大學校長
于斌 |
中美堂啟用典禮致辭,1970.1.06。
(收錄於《于斌樞機言論續集》,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
9 |
在輔仁夜間部訓詞 |
輔仁大學校長
于斌 |
〈校長在夜間部訓詞〉,《輔大新聞》,第五十四期,民國五十九年三月。
(收錄於《于斌樞機言論續集》,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
10 |
大學教育的目的
--六十三學年度新生訓諫講詞 |
輔仁大學校長
于斌 |
〈校長訓詞〉,《輔大新聞》,第一一二期增刊,台北:輔仁大學,中民國六十三年十月二十三日。
(收錄於《于斌樞機言論續集》,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
11 |
校訓闡釋 |
輔仁大學校長
于斌 |
週會「學術演講系列」講詞,台北:輔仁大學,中華民國六十六年三月廿三日。
(收錄於《于斌樞機言論續集》,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
12 |
走過歲月(一)輔大簡介 |
輔仁大學校史室 |
《教職通訊》第十四期,台北:輔仁大學公共關係室,中華民國81年10月30日。 |
13 |
走過歲月(二)輔仁大學校訓、校徽、校慶、校歌、校旗由來介紹 |
輔仁大學校史室 |
《教職通訊》第十五期,台北:輔仁大學公共關係室,中華民國82年4月12日。 |
14 |
走過歲月(三)台北輔仁校園建築介紹 |
輔仁大學校史室 |
《教職通訊》第十六期,台北:輔仁大學公共關係室,中華民國82年10月29日。 |
15 |
走過歲月(四)台北輔大校園建築介紹~續前~ |
輔仁大學校史室 |
《教職通訊》第十七期,台北:輔仁大學公共關係室,中華民國82年12月31日。 |
16 |
走過歲月(五)台北輔大校園建築介紹~續前~ |
輔仁大學校史室 |
《教職通訊》第十八期,台北:輔仁大學公共關係室,中華民國83年3月31日。 |
17 |
走過歲月(六)台北輔大校園建築介紹~續前~ |
輔仁大學校史室 |
《輔大校訓》第一期,台北:輔仁大學公關室,中華民國83年5月25日。 |
18 |
走過歲月(七)台北輔大校園建築介紹~續前~ |
輔仁大學校史室 |
《輔大校訓》第二期,台北:輔仁大學公關室,中華民國83年10月15日。 |
19 |
賀天主教輔仁大學建校六十五週年
--談輔大辦學的宗旨及目標 |
輔仁大學校長
李振英 |
校長公開信,台北:輔仁大學,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八日。 |
20 |
走過歲月(八)台北輔大校園建築介紹~續前~ |
輔仁大學校史室 |
《輔大校訓》第三期,台北:輔仁大學公關室,中華民國83年12月25日。 |
21 |
走過歲月(九)台北輔大校園建築介紹~續前~ |
輔仁大學
校史室 |
《輔大校訓》第四期,台北:輔仁大學公關室,中華民國84年3月29日。 |
22 |
輔大的圖騰與形象 |
輔大新聞社 |
《輔仁新聞》校慶特刊,台北:輔仁大學,民國69.12.8,第2、3版。 |
23 |
輔仁大學創辦於一九二五?!
|
輔仁大學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益世評論》第265期第三版,台北:輔仁大學,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六日。
《21世紀大學追求卓越策略研討會—校史論壇》,台北:輔仁大學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12月,頁93。
|
24 |
天主教輔仁大學的歷史與今日願景之整合 |
輔仁大學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益世評論》第266期第三版,台北:輔仁大學,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一日。
《21世紀大學追求卓越策略研討會—校史論壇》,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12月,頁94-96,。
|
25 |
輔仁大學1950~1952院系調整原則小檔案
|
輔仁大學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益世評論》,第267期第三版,台北:輔仁大學,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十六日。
《21世紀大學追求卓越策略研討會—校史論壇》,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12月,頁97。 |
26 |
聖言會與輔仁大學歷史淵源之二
|
輔仁大學全人教育發展委員會主任
魏思齊 (Z.Wesołowski, S.V.D.) |
《益世評論》,第267期第三版,台北:輔仁大學,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十六日。
《21世紀大學追求卓越策略研討會—校史論壇》,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12月,頁97。 |
27 |
輔仁大學《于斌樞機傳》暨百歲誕辰紀念活動新聞稿
|
輔仁大學校史室 |
「《于斌樞機傳》出版記者會《于斌樞機校長百歲誕辰紀念暨慶祝活動集錦》」,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4月23日。
|
28 |
祭天敬祖--校長「祭天敬祖」講詞摘要
|
輔仁大學校長
李寧遠 |
「《于斌樞機傳》出版記者會」,《于斌樞機校長百歲誕辰紀念暨慶祝活動集錦》,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4月23日。
|
29 |
《于斌樞機傳》簡介 |
輔仁大學校史室
|
「《于斌樞機傳》出版記者會-《于斌樞機校長百歲誕辰紀念暨慶祝活動集錦》」,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4月23日。
《于斌樞機傳》,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4月。
|
30 |
《于斌樞機傳》序 |
天主教樞機主教
輔仁大學董事長
單國璽 |
「《于斌樞機傳》出版記者會-《于斌樞機校長百歲誕辰紀念暨慶祝活動集錦》」,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4月23日。
|
31 |
撰寫《于斌樞機傳》的一些感想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天主教史料研究中心主任
陳方中 |
《于斌樞機傳》,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4月。
|
32 |
《于斌樞機傳》書評一
|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古偉瀛 |
「《于斌樞機傳》出版記者會-《于斌樞機校長百歲誕辰紀念暨慶祝活動集錦》」,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4月23日。
|
33 |
《于斌樞機傳》書評二:陳方中博士《于斌樞機傳》讀後
|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李東華 |
「《于斌樞機傳》出版記者會-《于斌樞機校長百歲誕辰紀念暨慶祝活動集錦》」,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4月23日。
|
34 |
《于斌樞機傳》書評三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邵臺新教授 |
「《于斌樞機傳》出版記者會-《于斌樞機校長百歲誕辰紀念暨慶祝活動集錦》」,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4月23日。
|
35 |
《于斌樞機傳》書評四:評介《于斌樞機傳》
|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查時傑 |
「《于斌樞機傳》出版記者會-《于斌樞機校長百歲誕辰紀念暨慶祝活動集錦》」,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4月23日。
|
36 |
《于斌樞機傳》書評五:一部值得信賴的傳記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主任
戴晉新 |
「《于斌樞機傳》出版記者會-《于斌樞機校長百歲誕辰紀念暨慶祝活動集錦》」,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4月23日。
|
37 |
《于斌樞機傳》書評六:《于斌樞機傳》讀後
|
輔仁大學終身講座教授
龔士榮 |
「《于斌樞機傳》出版記者會-《于斌樞機校長百歲誕辰紀念暨慶祝活動集錦》」,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4月23日。
|
38 |
《于斌樞機傳》書評七
|
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
張淑勤 |
「《于斌樞機傳》出版記者會-《于斌樞機校長百歲誕辰紀念暨慶祝活動集錦》」,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4月23日。
|
39 |
《野聲詩集》的編纂
|
中國天主教文化協進會理事長
龔士榮 |
「《于斌樞機傳》出版記者會-《于斌樞機校長百歲誕辰紀念暨慶祝活動集錦》」,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4月23日。
|
40 |
于斌樞機畫像揭幕--任重道遠‧與畫相隨
|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教授
胡澤民 |
「《于斌樞機傳》出版記者會-《于斌樞機校長百歲誕辰紀念暨慶祝活動集錦》」,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4月23日。
|
41 |
影像于斌
|
輔仁大學影學傳系副教授
程予誠 |
「《于斌樞機傳》出版記者會-《于斌樞機校長百歲誕辰紀念暨慶祝活動集錦》」,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4月23日。
|
42 |
有關于樞機的一些記憶與感念
|
輔仁大學前校長 宗座多瑪斯哲學研究院院士
李震 |
「《于斌樞機傳》出版記者會-《于斌樞機校長百歲誕辰紀念暨慶祝活動集錦》」,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4月23日。
|
43 |
讀陳方中教授大作《于斌樞機傳》有感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王芝芝 |
「《于斌樞機傳》出版記者會-《于斌樞機校長百歲誕辰紀念暨慶祝活動集錦》」,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4月23日。
|
44 |
「青天白日徽」樞機-于斌
|
輔仁大學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于斌樞機傳》出版記者會-《于斌樞機校長百歲誕辰紀念暨慶祝活動集錦》」,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4月23日。
|
45 |
人小志大,知行合一的偉人傳記
--《于斌樞機傳》 |
輔仁大學校史室
|
「《于斌樞機傳》出版記者會-《于斌樞機校長百歲誕辰紀念暨慶祝活動集錦》」,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4月23日。
|
46 |
認識前校長于斌樞機的第一步
--摘錄《于斌樞機傳》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天主教史料研究中心主任
陳方中 |
「《于斌樞機傳》出版記者會-《于斌樞機校長百歲誕辰紀念暨慶祝活動集錦》」,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4月23日。
|
47
|
摸索與淬煉~《于斌樞機傳》編撰經過
|
輔仁大學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于斌樞機傳》出版記者會-《于斌樞機校長百歲誕辰紀念暨慶祝活動集錦》」,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4月23日。
《教友生活週刊》第八版,台北:教友生活週刊,2001年8月5日。
|
48 |
創校維艱
|
輔仁大學終身講座教授
龔士榮 |
八十九年度畢業典禮,台北:輔仁大學,中華民國九十年六月。
|
49 |
婦女大學第十屆結業典禮暨歷屆校友返校慶祝活動--
輔仁~我的母校 |
輔仁大學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專題演講,台北:輔仁大學婦女大學,2001年6月16日。
|
50 |
積健為雄
體苑常春--
輔仁大學「體育活動」到「體育學系」的歷程 |
輔仁大學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專題演講,台北:輔仁大學體育系,2001年6月16日。 |
51 |
台北輔仁大學復校簡述
|
輔仁大學終身講座教授
龔士榮 |
《21世紀大學追求卓越策略研討會—校史論壇》,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12月,頁1-4。
|
52 |
北京輔仁大學(1925~1952)辦學特色與教學成果綜述
|
北京輔仁大學校友會校史研究組
林智源 |
《21世紀大學追求卓越策略研討會—校史論壇》,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12月,頁5-18。
|
53 |
陳垣與抗戰時期的輔仁大學
|
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
邵台新 |
《21世紀大學追求卓越策略研討會—校史論壇》,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12月,頁19-30。
|
54 |
The
1924 Peking Letters of Ildephonse Brandstetter, O.S.B.
regarding Plans to Establish a Catholic University in
Peking(「本篤會士Ildephonse Brandstetter1924年的信:如何在北京創辦天主教大學的構思」
(翻譯稿 )
|
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系教授
康士林 (Nicholas Koss,O.S.B.) |
《21世紀大學追求卓越策略研討會—校史論壇》,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12月,頁31-51。
|
55 |
我國大學校院校史室管理現況--以輔仁大學校史室為例 |
輔仁大學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數位時代檔案管理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檔案管理局/中華圖書資訊教育學會主辦、國家圖書館/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協辦,2001年11月30日,頁146-154。
「21世紀大學追求卓越策略研討會—校史論壇」,台北:輔仁大學校史室,2001年12月,頁86-92。 |
56 |
從一枚到四千枚--「永不止息的愛—基督宗教郵展
|
輔仁大學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教友生活週刊》,第六版,台北:教友生活週刊,2001年12月10日。
|
57 |
從一枚到四千枚--「永不止息的愛—基督宗教郵展
|
輔仁大學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教友生活週刊》,第六版,台北:教友生活週刊,2001年12月10日。
|
58 |
校史論壇--宣示輔仁創辦於一九二五
|
輔仁大學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輔人》,第廿二期第二版,台北:輔仁大學,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二月。
|
59 |
輔仁藉體育揚名--體育發展的使命
|
輔仁大學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專題演講,台北:輔仁大學體育學系,2002年6月26日。
|
60 |
我的老師--紀念龔士榮神父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陳方中 |
《教友生活周刊》,第3版,2002年10月6日。
|
61 |
100分鐘說校史
|
輔仁大學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專題演講,台北:輔仁大學心理學系,2002年10月9日。
|
62 |
高高興興返天鄉......追念龔神父 |
輔仁大學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輔人》,第24期第四版,台北:輔仁大學,2002年11月。
|
63 |
校史室永遠的主任--龔士榮神父
|
輔仁大學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輔人》,第24期第四版,台北:輔仁大學,2002年11月。 |
64 |
發展中的輔仁軌跡
|
輔仁大學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文訊》,第212期,台北:文訊雜誌社,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六月,頁34-36。
|
65 |
輔大校史室的各項資料開發與整合 ( ppt ) |
輔仁大學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政治大學七十五週年校慶-第一屆校史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2002年5月19日。 |
66 |
輔仁大學校歌源起
|
輔仁大學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益世評論》,第326期第五版,台北:輔仁大學,2003年6月。
|
67 |
「進」與「界」大不同校歌歌詞之辨正
|
輔仁大學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益世評論》,第326期第五版,台北:輔仁大學,2003年6月。
|
68 |
篤信基督教的第一夫人與天主教輔仁大學
|
輔仁大學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董事長蔣宋美齡夫人追思彌撒」,台北:輔仁大學,2003.10。
|
69 |
認識我們的學校 |
輔仁大學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九十三學年度新進職員共融營專題演講,台北:輔仁大學,2004.10.27
。 |
70 |
行政學術主管共融營--訪談副校長 |
輔仁大學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輔仁大學九十三學年度行政學術主管共融營專題演講,萊馥健康休閒度假村:輔仁大學,
2005.07.08 。 |
71 |
輔仁學派之哲學架構 |
輔仁大學校長
黎建球 |
《學風與傳統-北京論壇》,北京:輔仁大學主辦、輔仁大學北京校友會協辦,2005.09.11
,頁1─20 。 |
72 |
中國學者對《華裔學志》的影響與貢獻 |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兼《世界漢學》主編
任大援 |
《學風與傳統-北京論壇》,北京:輔仁大學主辦、輔仁大學北京校友會協辦,2005.09.11
,頁21─38。 |
73 |
輔仁大學民生學院--民生學院架構圖 |
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教授兼民生學院院長
黃韶顏 |
《學風與傳統-北京論壇》,北京:輔仁大學主辦、輔仁大學北京校友會協辦,2005.09.11
,頁39─44。 |
74 |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的現況與展望 |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李添富 |
《學風與傳統-北京論壇》,北京:輔仁大學主辦、輔仁大學北京校友會協辦,2005.09.11
,頁45─50。 |
75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在台灣的現況與展望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雷俊玲 |
《學風與傳統-北京論壇》,北京:輔仁大學主辦、輔仁大學北京校友會協辦,2005.09.11
,頁51─53。 |
76 |
輔仁大學哲學系在台灣的現況與展望 |
輔仁大學中國哲學系教授兼主任
潘小慧 |
《學風與傳統-北京論壇》,北京:輔仁大學主辦、輔仁大學北京校友會協辦,2005.09.11
,頁55─61。 |
77 |
歷史中的心理學--接續斷裂的歷史 |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 |
《學風與傳統-北京論壇》,北京:輔仁大學主辦、輔仁大學北京校友會協辦,2005.09.11
,頁63─98。 |
78 |
古往今來話輔仁 |
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九十四學年度新進教職員進修部共融營,
台北:輔仁大學,2005.10.29;
九十四學年度新進同仁業務研習會,台北:輔仁大學,2005.11.02 。 |
79 |
利瑪竇傳統與輔仁學風 |
中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汪榮祖 |
《學風與傳統學術研討會》,
台北:輔仁大學八十週年校慶系列活動校史組主辦,2005.12.07 ,頁1─7 。 |
80 |
北京輔仁大學的辦學特色及其歷史啟示 |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歷史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孫邦華 |
《學風與傳統學術研討會》,
台北:輔仁大學八十週年校慶系列活動校史組主辦,2005.12.07 , 頁9─25。 |
81 |
輔仁學風與中西文化--概述北京輔仁大學的外籍教職員 |
輔仁大學北京校友會理事
林智源 |
《學風與傳統學術研討會》,
台北:輔仁大學八十週年校慶系列活動校史組主辦,2005.12.07 , 頁27─54。 |
82 |
聖言會於一九三三年接辦北京輔仁大學之記實 |
聖言會
柯博識 (Jac Kuepers, S.V.D.) |
《學風與傳統學術研討會》,
台北:輔仁大學八十週年校慶系列活動校史組主辦,2005.12.07 , 頁55─83。 |
83 |
聖神婢女傳教會與新莊輔仁大學(1963-1985)--多元化價觀觀教育的建構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雷俊玲 |
「學風與傳統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八十週年校慶系列活動校史組主辦,2005.12.07,
頁84─104。 |
84 |
一位退休教授看輔大--台北輔仁的回顧與展望 |
耶穌會
朱秉欣 |
「學風與傳統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八十週年校慶系列活動校史組主辦,2005.12.07,
頁105─117。 |
85 |
龔士榮神父所參與的輔仁大學--輔大易長事件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陳方中 |
「學風與傳統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八十週年校慶系列活動校史組主辦,2005.12.07,
頁119─143。 |
86 |
學蘊八十載:探討輔仁大學的競爭力(Compoarative
Cabablilty)與領導特質(Education Leadership) --以前校長 羅光總主教為引(lead)〉
|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副教授
程予誠 |
「學風與傳統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八十週年校慶系列活動校史組主辦,2005.12.07,
頁145─175。 |
87 |
輔仁大學校史檔案概況 |
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學風與傳統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八十週年校慶系列活動校史組主辦,2005.12.07,
頁177─193。 |
88 |
《北京輔仁大學校》撰寫工作淺談〉
|
輔仁大學北京校友副會長兼總幹事
王振稼 |
「學風與傳統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八十週年校慶系列活動校史組主辦,2005.12.07,
頁195─197。 |
89 |
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
聖言聖神傳教會與新莊輔仁大學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雷俊玲 |
「人文學術的中國語境研討會學術研討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輔仁大學,2006.9.11。
|
90 |
聖神婢女傳教會與新莊輔仁大學的女子教育--
以吳秉雅修女「女範教育」為例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雷俊玲 |
《天主教會與臺灣教育》研討會手冊,臺中:靜宜大學,2006年11月27-28日,頁49-65。
|
91 |
輔仁大學校史簡介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九十六學年度新進教師研究專題演講,
台北:輔仁大學,2008.01.22 。 |
92 |
教學卓越計畫-人生哲學課程教學手冊研究報告 (ppt
) |
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吳瑞珠 |
人生哲學課程教材與教法研習會,台北:輔仁大學,2008.7.6。
|
93 |
羅光--融合信仰與文化的教育家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教育愛-台灣教育人物誌III》,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2008.10
, 頁113-130。 |
94 |
1949-1950年北京輔仁大學控制權的爭奪--
以校務長芮歌尼為中心的討論 |
輔仁大學全人教育課程中心兼任講師袁小涓 |
《輔仁歷史學報》,第22期抽印本,台北: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一月。 |
95 |
校長見證分享--羅光校長逝世五週年追思彌撒 |
輔仁大學校長
黎建球 |
羅光校長逝世五週年追思彌撒,台北:輔仁大學淨心堂,2009.2.25。 |
96 |
羅光總主教追思彌撒
(ppt
)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羅光校長逝世五週年追思彌撒,台北:輔仁大學淨心堂,2009.2.25。
|
97 |
十九二十時--輔仁大學的設立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恒毅雙月刊》,第561期,2010年10月。
|
98 |
Examples
of the Role of Benedictines in University Education:
Preparing the Way for European Universities (6th-11th
centuries); Establishing Fu Jen University in Peking(1925);
and Preparations for the Re-opening of Fu Jen University
in Taiwanas Seen by a Benedictine
(1961) |
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兼任講座教授
康士林
(Nicholas Koss,O.S.B.) |
第7屆文化交流史暨輔仁大學在台復校50週年:遷徙與新生國際學術研討會--『校史論壇』,新北市: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及校史室合辦,2011.11.18-19。 |
99 |
The
Re-establishment of Fu Jen University in Taiwan and
the role of the SVD, in particular of Fr. Richard Arens
聖言會士蔣百鍊神父與輔仁大學在臺復校的關係 |
聖言會柯博識
(Jac
Kuepers, S.V.D.)
|
第7屆文化交流史暨輔仁大學在台復校50週年:遷徙與新生國際學術研討會--『校史論壇』,歷史學系及校史室合辦,2011.11.18-19。
《輔仁歷史學報》,第29期,新北市: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中華民國一○一年九月,
頁35─66。 |
100 |
台北輔仁大學 |
輔仁大學校史室 |
《熠熠生輝
再現輔仁--復校50週年紀念特刊》,新北市:輔仁大學校史室,中華民國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頁8─46。 |
101 |
1950年“辅仁大学事件”始末--兼谈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对教会大学的政策 |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刘建平 |
第7屆文化交流史暨輔仁大學在台復校50週年:遷徙與新生國際學術研討會--『校史論壇』,新北市: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及校史室合辦,2011.11.18-19。
|
102 |
真善美聖--啟迪真理與生命的路徑 |
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吳瑞珠 |
第7屆文化交流史暨輔仁大學在台復校50週年:遷徙與新生國際學術研討會--『校史論壇』,新北市: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及校史室合辦,2011.11.18-19。
《輔仁歷史學報》,第30期,新北市: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中華民國一○二年三月,
頁218─247。
|
103 |
你不知道的輔大歷史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天主教史研中心主任
陳方中 |
在台復校50週年主題展:漫談輔仁講座,新北市:輔仁大學公共事務室與校史室合辦,2011.12.3。
|
104 |
輔仁大學校園意象與校園景觀中的人文精神
|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陳國偉 |
在台復校50週年主題展:漫談輔仁講座,新北市:輔仁大學公共事務室與校史室合辦,2011.12.3。
|
105 |
輔大校訓「真、善、美、聖」 |
輔仁大學校史室 |
輔仁大學校史室編撰,2012.05.17。 |
106 |
百年東西一旅人--羅光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天主教史研中心主任
陳方中 |
《中華民國褒揚令集續編
第十三輯》,臺北:國史館,2012.12,頁188─209。 |
107 |
本篤會士韋休神父(Benedictine
Father Hugh Wilt)所見輔仁大學復校之預備事宜 |
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兼任講座教授
康士林 (Nicholas Koss,O.S.B.) |
《輔仁歷史學報》,第29期,台北: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中華民國一○一年九月,
頁1─34。 |
108 |
北京輔仁大學的創建和結束:天主教的高等教育在中國 |
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兼任講座教授
康士林 (Nicholas Koss,O.S.B.) |
《輔仁歷史學報》,第29期,台北: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中華民國一○一年九月,
頁249─263。 |
109 |
輔仁大學校徽詮釋 |
輔仁大學校史室 |
輔仁大學校史室編撰,2014.09.09。 |
110 |
天主教在輔大 |
輔仁大學校牧
賴效忠 |
「九十飛揚 百年輔仁」-天主教在輔大系列講座,台北:輔仁大學校牧室,2015.3.19。 |
111 |
北京輔仁本篤會時期 |
本篤會
康士林 (Nicholas Koss,O.S.B.) |
「九十飛揚 百年輔仁」-天主教在輔大系列講座,台北:輔仁大學校牧室,2015.4.9、4.16。 |
112 |
北京輔仁聖言會時期 |
聖言會
柯博識 (Jac Kuepers, S.V.D.)
|
「九十飛揚 百年輔仁」-天主教在輔大系列講座,台北:輔仁大學校牧室,2015.4.30。 |
113 |
北京輔仁vs.聖神修女會 |
聖神婢女傳教會
羅麥瑞
(Maryta Laumann,SSps)
|
「九十飛揚 百年輔仁」-天主教在輔大系列講座,台北:輔仁大學校牧室,2015.5.7。 |
114 |
臺北輔仁復校時期:于斌校長時期
臺北輔仁復校時期:羅光校長時期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陳方中 |
「九十飛揚 百年輔仁」-天主教在輔大系列講座,台北:輔仁大學校牧室,2015.5.21、5.28。 |
115 |
國家檔案在大學校史經營的應用
參、校史史料的蒐集:以輔仁大學為例 |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研究員
許峰源 |
《數位典藏與校史經營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本》,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及圖書資訊學研究所,2016.11.29-30,
頁72─80。 |
116 |
天主教教育與輔仁大學的實踐 |
輔仁大學前校長
黎建球 |
《第九屆天主教國際學術研討會──天主教大學精神與理想及其歷史發展與現實會議論文集》,新北市: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校史室合辦,2018.05.04-05,P51─65。 |
117 |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Challenged to Live Up to Its Name |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教授
羅麥瑞 (Maryta Laumann,SSps) |
《第九屆天主教國際學術研討會──天主教大學精神與理想及其歷史發展與現實會議論文集》,新北市: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校史室合辦,2018.05.04-05,P123─144。 |
118 |
天主教大學的精神與理想及實踐──羅麥瑞修女在輔仁大學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周雪舫 |
《第九屆天主教國際學術研討會──天主教大學精神與理想及其歷史發展與現實會議論文集》,新北市: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校史室合辦,2018.05.04-05,P147─167。 |
119 |
Jesuit Universities: Tradition, Renewal and New Goals |
PRESID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DEUSTO,
JoséMaria Guibert |
《第九屆天主教國際學術研討會──天主教大學精神與理想及其歷史發展與現實會議論文集》,新北市: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校史室合辦,2018.05.04-05,P195─206。 |
120 |
Reflections on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as a Catholic University: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and Peking University,
Nicholas Koss, OBS |
《第九屆天主教國際學術研討會──天主教大學精神與理想及其歷史發展與現實會議論文集》,新北市: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校史室合辦,2018.05.04-05。 |
121 |
A Catholic University between Ideal and Reality:
Enriched with My Experiences at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1999-2012), Taiwan |
Editor-in-chief , Monumenta Serica Institute (Sankt Augustin, Germany)
Professor of Religious Studies and Sinology, Philosophisch-Theologische Hochschule SVD(Sankt Augustin, Germany),
Zbigniew Wesołowski(魏思齊) |
《第九屆天主教國際學術研討會──天主教大學精神與理想及其歷史發展與現實會議論文集》,新北市: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校史室合辦,2018.05.04-05,P217─250。 |
123 |
于樞機的曠野 |
輔仁大學前校長
黎建球 |
《慶祝天主教輔仁大學在臺復校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于斌樞機思想的時代意義會議論文集》,新北市: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主辦,2021.12.01,P15─23。 |
124 |
于樞機倡「敬天祭祖」的現代意義 |
政治大學哲學系
退休教授 曾春海 |
《慶祝天主教輔仁大學在臺復校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于斌樞機思想的時代意義會議論文集》,新北市: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主辦,2021.12.01,P24─31。 |
125 |
于斌樞機愛國思想溯源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陳方中 |
《慶祝天主教輔仁大學在臺復校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于斌樞機思想的時代意義會議論文集》,新北市: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主辦,2021.12.01,P59─70。 |
編號
|
篇名
|
作者
|
發表
|
1 |
晉封樞機感想之一、之二
|
于斌樞機主教 |
〈于樞機謙沖為懷〉,《恒毅月刊》,第十八卷第十二期,中華民國五十八年七月;
〈于斌樞機談晉封感想〉,《中國時報》,中華民國五十八年四月二日。
(收錄於《于斌樞機言論續集》,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
2 |
悼念庫興樞機 |
輔仁大學校長
于斌 |
《輔大新聞》,第六十五期,民國59年11月。
(收錄於《于斌樞機言論續集》,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
3 |
我為什麼提倡敬天祭祖
|
于斌樞機主教 |
《聯合報副刊》,中華民國六十一年一月三十日。
|
4 |
一條大路通羅馬:我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工作的開始
|
于斌樞機主教 |
中國時報,民國六十七年四月二十七日。
(收錄於《于斌樞機言論續集》,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
5 |
天主教學校的目標和應有的特色 |
台北教區總主教
羅光 |
天主教學校主任講習會演講,中華民國67年7月18日。
|
6 |
興教建國的單樞機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陳方中 |
《教友生活周刊》第8版,2003年12月14日。 |
7 |
教宗本篤十六世
The Ceremony Mass of Pope Benedict XVI |
輔仁大學校史室 |
慶祝新教宗本篤十六世彌撒,輔仁大學淨心堂,
2005.4 。 |
8 |
如何收集天主教文物、保管和推廣
(ppt
) |
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專題演講,嘉義:台灣地區主教團教育文化委員會,2006.07.06。
|
9 |
天主教文物、史料的認知與思考
( ppt
) |
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吳瑞珠 |
專題演講,台北:多瑪斯總修院,2006.09.30。
|
10 |
鴉片戰爭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恒毅雙月刊》,第536期,2006年08月。
|
11 |
傳教區劃分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恒毅雙月刊》,第537期,2006年10月。
|
12 |
教友村與巡迴傳教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恒毅雙月刊》,第538期,2006年12月。
|
13 |
民教衝突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恒毅雙月刊》,第539期,2007年02月。
|
14 |
西林事件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恒毅雙月刊》,第540期,2007年04月。
|
15 |
貴陽事件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恒毅雙月刊》,第541期,2007年06月。
|
16 |
南昌事件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恒毅雙月刊》,第542期,2007年08月。
|
17 |
重慶事件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恒毅雙月刊》,第543期,2007年10月。
|
18 |
天津事件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恒毅雙月刊》,第544期,2007年12月。
|
● |
《「2008心園工作坊」--堂區史料蒐集、導覽與社區、政府資源結合手冊》 |
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輔仁大學 |
專題演講,《「2008心園工作坊」--堂區史料蒐集、導覽與社區、政府資源結合》,台北: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輔仁大學主辦,2008.1.26。
|
19 |
教區與社區觀光--「觀光」所扮演的角色
|
交通部觀光局國際組組長
劉喜臨 |
專題演講,《「2008心園工作坊」--堂區史料蒐集、導覽與社區、政府資源結合》,台北: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輔仁大學主辦,2008.1.26,頁1-2。
|
20 |
口述歷史與堂區歷史
( ppt
)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古偉瀛 |
專題演講,《「2008心園工作坊」--堂區史料蒐集、導覽與社區、政府資源結合》,台北: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輔仁大學主辦,2008.1.26,頁3-6。 |
21 |
台南教區安平聖樂倫天主堂--聖堂導覽暨天主教文物館 |
台南教區安平聖樂倫天主堂主任
費格德 |
專題演講,《「2008心園工作坊」--堂區史料蒐集、導覽與社區、政府資源結合》,台北: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輔仁大學主辦,2008.1.26,頁7-11。
|
22 |
安平天主教文物館的現況與展望/功能與未來
|
台南教區
賴効忠 |
專題演講,《「2008心園工作坊」--堂區史料蒐集、導覽與社區、政府資源結合》,台北: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輔仁大學主辦,2008.1.26,頁12-26。
|
23 |
堂區與社區合作--窩口社區營造古往今來 |
輔仁大學校牧
汪文麟 |
專題演講,《「2008心園工作坊」--堂區史料蒐集、導覽與社區、政府資源結合》,台北: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輔仁大學主辦,2008.1.26,頁27-38。
|
24 |
現在教堂史案例介紹:戰後台灣天主教發展歷程--以泰山聖方濟沙勿略堂(1956-2006)為例 |
輔仁大學學歷史學系
莊琬筑、林琪芳、陳冠分、高詩媛、楊晴晴 |
專題演講,《「2008心園工作坊」--堂區史料蒐集、導覽與社區、政府資源結合》,台北: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輔仁大學主辦,2008.1.26,頁39-66。
|
25 |
把需要放心上,化大愛為行動--談多元化社區服務 |
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陳良娟 |
座談分享,「2008心園工作坊」--堂區史料蒐集、導覽與社區、政府資源結合,台北: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輔仁大學主辦,2008.1.26。
|
26 |
華人福傳概況、
近年來台灣福傳情形 |
輔大神學院福傳研究中心
林蔚民 |
座談分享,「2008心園工作坊」--堂區史料蒐集、導覽與社區、政府資源結合,台北: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輔仁大學主辦,2008.1.26。
|
27 |
活力教會,紮根地方--心園工作坊 |
《心靈之旅專書》策劃人
張秉中 |
分組實作練習,「2008心園工作坊」--堂區史料蒐集、導覽與社區、政府資源結合,台北: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輔仁大學主辦,2008.1.26。
|
28 |
民教衝突中的老教友與新教友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恒毅雙月刊》,第545期,2008年02月。
|
29 |
義和團(一)義和團的性質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恒毅雙月刊》,第546期,2008年04月。
|
30 |
義和團(二)朱家河慘劇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恒毅雙月刊》,第547期,2008年06月。
|
31 |
義和團(三)對義和團的印象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恒毅雙月刊》,第548期,2008年08月。
|
32 |
雷鳴遠的新時代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恒毅雙月刊》,第549期,2008年10月。
|
33 |
文物典藏
--以「輔仁大學中國天主教文物館」為例
(ppt ) (相關報導 ) |
輔仁大學校史室
賴玟忻 |
天主教文化資產保存暨導覽志工研習
,台中:台中教區/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辦,地點:羅厝天主堂, 2008.10.25。 |
34 |
中國教會脤胳中的剛恒毅樞機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恒毅雙月刊》,第550期,2008年12月。
|
35 |
英斂之與馬相伯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恒毅雙月刊》,第551期,2009年02月。
|
36 |
上教宗求為中國興學書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恒毅雙月刊》,第552期,2009年04月。
|
37 |
老西開事件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恒毅雙月刊》,第553期,2009年06月。
|
38 |
勸學罪言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恒毅雙月刊》,第554期,2009年08月。
|
39 |
教廷中國教會的調查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恒毅雙月刊》,第555期,2009年10月。
|
40 |
夫至大宣言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恒毅雙月刊》,第557期,2009年12月。
|
41 |
有關龔士榮神父不擔任主教的原因 |
輔仁大學校史室 |
輔仁大學校史室編,2009.12.12。
|
42 |
剛恆毅樞機主教來華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恒毅雙月刊》,第556期,2010年2月。 |
43 |
真實與想像之間--十七至十八世紀三件反教文本銓釋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文本解讀與經典詮釋──基督教文學學術研討會」,桃園: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10.4.17-18 |
44 |
耶穌會士與儒士的相逢:利瑪竇及其中國友人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耶穌會士與儒士的相逢‧西方與東的交會--利瑪竇逝世400th週年紀念展覽導覽手冊》,
台北:國家圖書館,中華民國99年4月,頁1─7。
|
45 |
利瑪竇與中西文化交談共融--利瑪竇逝世400周年國際學術會議 |
天主教樞機主教
單國璽
|
「利瑪竇逝世400周年國際學術會議」,台北:輔仁大學主辦,2010.4.19-22。
刊登於《天主教周報》,第5版,台北:天主教周報,2010年4月25日。 |
46 |
紀念利瑪竇逝世40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回顧
( )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天主教周報》,第12-13版,台北:天主教周報,2010年5月2日。
|
47 |
天主教在新竹縣的開啟與發展(1952-1970)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天主教在新竹縣50年使命與貢獻論文集
》,第1-10頁,新竹:天主教新竹教區,2010年11月13日。 |
48 |
陳垣的中國天主教史研究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陳方中 |
「紀念陳垣校長誔辰130周年學術研討會」,中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國家圖書館及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合辦,2010.11.15。 |
49 |
天爵尊榮、流徙一生--記華人首二位樞機
(田耕莘、于斌)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天主教史研中心主任
陳方中 |
《鼎》,2012年秋季號第32卷總第166期,香港聖神研究中心。 |
50 |
「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區分」及「教堂賞析」
淺談
「字」與「號」的不同 |
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
兼校史室主任
周雪舫 |
親善大使導覽培訓課程,新北市:輔仁大學公共事務室,2013.3.23。 |
51 |
歷史敘述與基督信仰的對話 |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天主教史研中心主任
陳方中 |
座談分享,「認識天主教講座--聖經與學術的對話」,新北市:輔仁大學校牧室主辦,2013.4.18。
|
52 |
永懷台北市聖家堂兩位可敬的神父--
艾伯祿與袁國慰 |
賈士蘅撰 |
2015.7 |
53 |
天國寶藏的連結-
輔仁大學天主教文物館與教宗有關的收藏 |
輔仁大學校史室 陳方中/ 賴玟忻 |
《故宮文物月刊》395期,第48-57頁,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6.2。
|
54 |
南京教區契約文書初探 |
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
周雪舫 |
《輔仁歷史學報》,第三十六期,新北市:輔仁大學歷史學系,2016.03, P137─196。
|
55 |
天主教高等教育的挑戰和使命 |
香港教區樞機主教
湯漢 |
《第九屆天主教國際學術研討會──天主教大學精神與理想及其歷史發展與現實會議論文集》,新北市: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校史室合辦,2018.05.04-05,P23─30。 |
56 |
當代中國天主教神學教育與 文化建構 |
中國廣州教區主教
甘俊邱 |
《第九屆天主教國際學術研討會──天主教大學精神與理想及其歷史發展與現實會議論文集》,新北市: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校史室合辦,2018.05.04-05,P33─48。 |
57 |
社企創新—-天主教大學精神落實的新方法 |
靜宜大學校長
唐傳義 |
《第九屆天主教國際學術研討會──天主教大學精神與理想及其歷史發展與現實會議論文集》,新北市: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校史室合辦,2018.05.04-05,P69─73。 |
58 |
戰後基督教高等教育在香港的傳承:崇基學院的個案研究 |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神學院院長
邢福增 |
《第九屆天主教國際學術研討會──天主教大學精神與理想及其歷史發展與現實會議論文集》,新北市: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校史室合辦,2018.05.04-05,77─102。 |
59 |
適應與堅持─ 對「天津工商學院─津沽大學」 天主教使命
及其實踐的歷史考察 |
中國獻縣天主教北辰文化研究所研究員
田煒帥 |
《第九屆天主教國際學術研討會──天主教大學精神與理想及其歷史發展與現實會議論文集》,新北市: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校史室合辦,2018.05.04-05,P283─302。 |
60 |
超越東西方的吳經熊 |
聖言會 田默廸神父 |
專題演講,新北市: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天主教史研究中心,2018.05.31。 |
61 |
輔仁大學中國天主教文物館藏品介紹 |
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陳方中
|
專題演講,「天主教在中國:博物館、公共領域與社會責工作坊」,新北市: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所,2019.1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