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務概況

輔仁歷史軌跡

輔仁大學校史館

天主教文物館

相關辦法及表格下載
 
摸索與淬煉─《于斌樞機傳》編撰經過


輔仁大學校史室 吳瑞珠

  今年是輔仁大學在台復校首任校長于斌校長的百歲誕辰,本校已完成各項追思及慶祝活動,回顧所有節目中最受矚目的一項就是在他老人家逝世廿三年後,一本由輔仁大學主導,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印刷的《于斌樞機傳》終於問世。這本傳記的特色在於據史料翔實展現于樞機豐富傳奇的一生,沒有煽情臆測的情節,而是輔仁一貫嚴謹的史學傳統來完成這本傳記的審核工作。

 

◎序曲
  一九九七年八月十六日在于斌樞機逝世十九週年的追思彌撒禮後,由時任校長的楊敦和教授口頭指示應董事長之命宜開始籌備樞機傳記的撰寫工作,以便在兩千禧年樞機百歲前夕彌補一直未有于斌樞機主教較完整傳記的遺憾並作為學校在禧年的一項獻禮。

 

◎執行步驟

(一)成立委員會
  校史室原本已保存于校長的資料內容,除了于斌樞機主教紀念館所收藏的遺物外,其中可供運用者有日記本、照片和一些出版品和剪報。做為傳記編撰資料明顯不足,因此第一步即進行邀請樞機之舊識、教友和同仁組成委員會,以便能對傳記內容形式原則提供實質的意見和指導。

(二)資料的收集/整理步驟
  資料不足為編撰工作首先必須面對的問題,幸賴龔士榮神父多年來仍完整保存部分檔案,而原先位於文華樓四樓校長室成紮成捆之文件物品,二十年來未遭大幅搬動,因此在蒐集上沒有產生太大的問題,唯一的困擾是陳年灰塵、蠹蟲、蟑螂啃噬的結果在整理過程中較為辛苦。接著,另一個困擾則是文件資料物品的分類問題;初步進行的程序從清除塵垢到大項分類;第二階段則進入詳閱每件文字資料檔案並註記重點及年代;第三階段則交由對樞機熟稔之委員們協助辨識及指導更明確之分類。這段過程整整經歷兩年半的時間。

(三)年表製作/畫傳出版
  為了能將文件系統化,以便將來撰稿者使用,初步即進行樞機生平製作信度較高之年表,在整理工作啟始時,首先將各逝世周年紀念之年表彙整,並按日記、手札、剪報、雜誌等重大事項逐條增刪,比對考據,在這精細的工作中我們慶幸有龔士榮神父縝密而執著的逐條校訂功夫,年表的完成已為傳記編著者奠定了史據佐證的基礎。

  另一方面我們為了增強文字陳述的張力,對於能貫穿樞機真實存在一生的精彩照片圖像亦積極整理。在委員會成立後第二次會議中委員們通過我們的建議將收集而來及大批原留於董事會的照片,按修訂的年表分類整理,並於樞機逝世廿週年時先行出版《于斌樞機畫傳》,為樞機傳編撰工作往前推進。

(四)階段小傳完成
  編輯《于斌樞機畫傳》真正祇用了六個月的時間,在不斷整理照片和文件的同時,工作同仁亦不斷地填充年表,在比對過程中更讓我們明確地了解資料不足的事實,但並無礙於將樞機的一生概分階段及撰寫小傳的進度,小傳的完成在往後資料的收集歸類上,有了依循的重點和方向,此時傳記的編撰工作又向前邁進一步。

(五)進行佐證資料收集
  如前所述,資料不足的部分,為工作同仁必須克服的問題,首先由委員就所知部分撰文或提供線索資料。第二,規劃名單進行口述歷史工作。第三,重整樞機遺存本館廿七本自1939~1976年的日記行程本。第四,儘可能收集樞機所有出版品,報章、雜誌、錄音之言論內容並加以分類。第五,他人撰寫有關樞機之文字之收集。第六則是檔案、評論、文件(含外交部、國史館之檔案,以及復校期、耶穌會、聖言會、中國聖職等單位)之收集。至一九九八年九月,校史室已可以大致將資料分析出兩大類:一為樞機遺物;一為研究樞機之可用相關資料。

 

◎遭逢困境
  自一九九八年五月當校史室擬按指示展開工作時,我們遭遇了諸多困難的一小部分,第一,為編撰委員張奉箴神父,林棟教授相繼過世;第二,行政支援的不確定性和學校行政單位試行歸併時工作歸屬續辦問題。以致在一九九八年五月至九九年三月長達十一個月的時間在無法確定工作經費亦無法確定編撰人選的情況下,工作同仁在不安亦備感挫折的氣氛下持續進行準備工作。

  一九九九年三月底編撰委員會同意於公元2001年樞機百歲時再予出版。

 

◎曙光乍現
  公元2000年元月由於陳方中博士應允接下撰稿工作,在短短不足一年的時間,陳博士完成了資料閱讀,消化及撰稿的工作,全室同仁為體恤他的辛勞,我們以完全配合的態度進行協助打校、檢索工作,龔神父更以縝密嚴格,但卻充滿耐心愛心全程參與審閱及討論的工作。十月臺灣商務印書館亦應允了出版,此時《于斌樞機傳》終於將要達到完成目標。

 

◎感謝之聲
  在授命承接這項工作時,並沒有可供參考的規範可循,只能以摸索學習的心態面對,四年來,不論在資料蒐集過程,整理建檔保存的技巧上,或如何將這些歷史文據加以研究比對的方式上,均累積了些許的心得,經過這段摸索,目前校史室所存留的于校長資料已建立了初步系統。在推動《于斌樞機傳》的過程中,我們深切了解到史實資料的收集和研究屬長期性累積的工作,需要有專業研究人員與系所合作制度的配合與建立,至於明確的政策和行政的配合又是完成這項工作不可或缺的條件。

  我們要感謝的人太多,不論是直接交付此項任務的楊校長敦和教授,或是編撰委員會中羅光總主教,龔士榮神父,李震神父,顧保鵠神父,曹立珊神父,薛保綸神父,羅漁教授,王興華先生和遠在美國的陳之祿神父,和近日蒙主寵召的張秀亞女士及編撰期間先歸天鄉的張奉箴神父和林棟教授,最後如果沒有出身醫學卻喜讀歷史,時時期許以人文精神關注學校發展的李校長寧遠教授的持續支持,我們不可能劃下這個句點。

 

 

 

| Back |

 

輔仁大學校史室 ver3.0 on 2006 September
Redesigned by Ite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