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務概況

輔仁歷史軌跡

輔仁大學校史館

天主教文物館

相關辦法及表格下載
 
台北輔仁大學復校簡述


輔仁大學終身講座教授 龔士榮

  輔仁大學在台灣能夠復校,北平輔大在台校友的功勞,是不能磨滅的,這是于故校長一再所說過的。

  早在一九四六年(民卅五)年,校友吳祖萍、邢連鐸、郝履成等二十餘人,發起組織輔仁大學校友會,在台中大肚舉行成立。 一九四七年後,來台校友日增,連繫重心移至台北,每年舉行大會一次,登記校友多至四百餘人。

  一九四八年,北平輔仁大學校務長雷冕神父(Rev. Rudolf Rahman, SVD),總務徐思本神父(Rev. Hunsberg, SVD)因鑒於國共內戰吃緊,特來考察,計劃將輔大遷移來台,先創設輔仁中學,農學院和醫學院等, 校友會聞訊熱烈召開歡迎會,協助兩位聘請董事,尋覓校址,政府也允撥圓山附近土地作建校之用。 旋因時局迅速劇變,雷徐兩位不得已放棄原來計劃,並把所購的中山北路四條通作辦事處的房舍,轉讓給主徒會神父,即現今長安東路一段天主堂的所在地。

  一九五六年七月十五日,校友會在館前街紙業公司大禮堂舉行成立大會,校友踴躍參加,並以復校為中心工作;教育部長張其昀在會中致詞,對此有「本人敬代表教育部,寄以深切同情」等語。 校友等得此鼓勵乃積極進行,致函在羅馬的輔大前教務長胡魯士神父(Rev. H. Kroes) 聖言會總會長舒德神父(Rt. Rev. John Shutte, SVD) 教廷傳信部雅靜安樞機主教(Card. Agagianian) 更上書教宗 等,並各得其正面的回應。

  一九四八年一月廿四日,胡魯士神父,一九五七年九月十三日,田耕莘樞機,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廿六日,舒德總會長, 尤其一九五九年二月廿四日, 雅靜安樞機等相繼來台視察,校友們均面陳復校的必要;最後于總主教返台, 校友知其將有羅馬之行,力請于總主教務必轉達此間校友、一般民眾及政府對輔仁在台復校的殷望。 于總主教抵羅馬後,即就台北希望復校事報告雅部長;不意雅部長非但沒有難色,立時問于總主教為復校事,當做些什麼?當如何做? 于總主教允以書面答覆。第二天計劃書完成, 內容略謂為設立一座現代的大學,該有十個學院,這當然不能在一二年內成功,而是逐年完成的理想。有關人事經費,也不是某一個人或一個團體所能勝任,擬請在中國傳教的各大修會通力合作,各負起設立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學院,則人力物力應可解決。 雅部長看完報告後,十分滿意,於一九五九年六月十二日,函請于總主教負責聯絡各修會,並去美國籌募開辦經費, 是年十月廿三日,即由傳信部雅部長簽署任命于總主教為尚無寸土片瓦的台北天主教輔仁大學校長, 同日晉見教宗若望二十三世,除蒙祝福外,同時賜助美金十萬元作為倡導。 據雅部長表示,在此非常時期,才用此非常手段, 這位校長以後可請將成立的董事會予以追認,再請教育部核備。

  于校長在被任命前,已奉雅部長之命,飛往美國,勸募開辦經費,以美金一百萬元為初期目標;他先訪問紐約總主教史培爾曼(Card. Spellman)樞機,不意史樞機稱北平輔仁尚欠紐約教區十萬元美金,請先還清舊債後再談其它, 不得要領;于校長乃轉赴波士頓訪庫興樞機(Card. Cushing),庫氏以歷年為教會負債纍纍,只能捐助十萬元,以表心意;其他教區,都以經濟情況欠佳為由,對此不感興趣,故于總主教第一次赴美募款,可說是鎩羽而歸; 回羅馬向雅樞機報告,雅樞機不為所動,且在任命于氏為校長後,請再赴美訪庫興樞機;庫樞機認為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既有此決定,乃允捐助九十萬元,但須二年時間始可繳清。

  于校長另一任務是商請各修會前來合作,先後接觸過七個修會, 其中或以人力財力不足,或因在大陸損失慘重,或因台灣局勢未定等等予以婉拒。只有原負責北平輔大的聖言會應允參加,但無力單獨負責。耶穌會方面,台灣的耶穌會士初抱負面的反應,後因羅馬總部已答應教廷協辦,始予同意。這樣獲得了三方面的合作:中國神職界負責文學院藝術學院;聖言會方面,負責理學院和外語各系,作成立外語學院的準備;耶穌會方面負責法工兩學院,後以商學院代工學院。人事經費既定,于校長乃於一九六○年四月二日,以輔仁大學復校籌備人名義,向台灣省政府教育廳轉教育部申請在台復校。四月廿五日,台省府教育廳通知奉教育部台(四九)高字第四六一二號令,略以用原校名在台復校,其資產設備均未遷台,復校係屬新創,必須依照規定程序辦理立案手續,並准先行籌備創校。

  一九六○年四月廿九日,董事會名單共十五人及董事會組織章程及推選田耕莘樞機為董事長呈報教育部。

  一九六一年元月卅一日,購就台北市吉林路三七-三九號兩棟三層半樓房,作復校籌備處,又於四月廿八日補報修訂之復校計劃並申請准設文學院哲學研究所。是年七月廿日教育部以(五○)高九二六三號令准予備案;九月八日又以(五○)高字第一二○四二號令對有關開辦研究所案准予備查。於是於九月廿日,在吉林路辦事處舉行哲學研究所開學典禮,計收錄研究生八人。 時于校長即決定以真善美聖為校訓,筆者詢以何以不用「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原校訓,于公答以真善美聖來表達仁的內涵,更清楚更具體,並非廢除原校訓;所以在他親撰的校歌歌詞中,二者均列,便可以看出。

  至於校地問題,二修會當初選定高雄縣大貝湖附近烏山頭一片山坡地,計五十餘甲,後因聘請教師不易,乃改在北部設校;各縣市聞風獻地,于校長各處奔波,前往視察,或以手續煩瑣,或以附加條件問題,一時不易解決;為避免費時曠日計,董事會乃於第二次會議中決定改由購買台北縣新莊鎮營盤里土地三十甲零六分為建校基地;手續完成後,即展開文學院大樓,外語大樓、理學院家政營養系大樓,法學院大樓暨學生宿舍等工程發包;董事會並於一九六三年呈報教育部增設理法兩學院及大學部共十個系組,教育部於六月十五日以台(五二)高字第七三三五號令核准,六月十八日頒發輔仁大學校印。是年六月廿九日哲學研究所第一屆畢業典禮,假台北市靜修女子中學禮堂舉行;八月十四日教育部又以台(五二)高字第一○五五五號令核准參加大專院校聯合招生委員會,招收註冊新生四六四名;因教室有待完成,延至十月廿一日,始在新校舍正式上課。一九六七年六月九日第一屆畢業生四百二十九名,另碩士班畢業生五名,畢業典禮假台北市中山堂舉行;中美堂於一九七○年落成後始在校內舉行。以後逐年增加院系及研究所,現有文、藝、醫、理工、外語、民生、法、管理及神學等九個學院,七個博士班研究所,三十五個碩士班研究所,四十四個學系。進修部分校內及台北市兩處,計有十四個學系;另研究中心八個,圖書館三個,廣播電台乙座,附設神學院有二個學系,碩士博士研究所各一。此外並設有校史室暨中國天主教文物館等,已具規模,現尚擬增設傳播學院等,以完成于故校長十個以上學院的心願。目前最迫切的問題,是加強師資陣營,提高學術水準,同時注意全人教育,不但給學子以冰冷的知識,並帶領學生追求可為之而生、為之而死的真理─生命的真理,這是台北輔仁的理想。

  請各位先生多多指教,謝謝各位。

 

| Back |

 

輔仁大學校史室 ver3.0 on 2006 September
Redesigned by Ite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