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務概況

輔仁歷史軌跡

輔仁大學校史館

天主教文物館

相關辦法及表格下載
 
輔大的圖騰與形象


輔仁大學新聞社

圖騰,是古原始民族以動物和植物作為氏族或部落的代表符號,蘊含著全族人的精神所宗。「輔大的圖騰與形象」雖然不具如此嚴肅的意義,但是,我們相信,輔園的點點滴滴、一草一木,各式建築的特色與圖案,必然表現了輔仁的精神,也構成了人們對輔仁的形象。

 

聖美善真輔仁長風,校徽意義源遠流長 
本報記者:林京豫

    「輔仁以友,會友以文,吾校之光,聖美善真」,輔仁的精神——聖真善美,由藍白兩色的三角圖形的校徽象徵,你可知輔仁校徽的演進。
校徽的歷史可分一、北平老輔仁時代。二、遷臺復校至今。
北平老輔仁時代,聖真善美的校訓是由紫黃二色所代表。雞心型的圖案,配上紫底的黃「輔」字,黃底紫「仁」字,象徵輔仁天主教大學的特色,也顯示天主「聖真善美」的精神。
民國五十二年,在臺復校後,第一屆畢業典禮,原本由老輔仁衍傳下來的三角圖形,略顯單調,不能充分地顯示輔仁內涵。於是龔士榮神父,乃就老輔仁時代的雞心圖形為本重新設計,配以十二顆星,再外圍橄欖草圖形,底部加上「聖真善美」的拉丁古字,頂上再冠上十字架,十字架下又標示出中文「聖真善美」四字,不僅代表了輔仁的精神,又同時告訴了人們我們的校訓。
此一圖形意義深遠,以後它就一直代表著輔仁。在此略闡明各標誌的含意。
十二顆星,蘊涵的是環繞於聖母瑪俐亞身邊的十二顆星。聖經若望默示錄第十二章中記載:「在天上出現了一個奇異的景象:有一婦人,身披太陽、腳踏月亮、頭戴十二顆星的華冠。她懷了孕……。」這位婦女就是耶穌的母親——瑪俐亞。
聖母生下耶穌,獲釋了人與生俱有的「原罪」,成為人們的保護神,於是我們選她為主保。而十二月八日,正是聖母始胎無原罪節,也就是我們主保的節日,故也定為輔仁的校慶於此日。校徽上的十二顆星,正是具有此種含意。
橄欖草象徵的是和平、高貴、及不受塵世玷污的意義,它亦代表長青與不朽。將橄欖葉作為校徽標誌之一,真是意味輔仁可大可久,永垂不朽。
四個拉丁古字 SANCTITAS、BONITAS、PULCHRITUDO、VERITAS 分別是中文聖善美真的意思。拉丁字乃是最古老的文字,尤其是在宗教方面更具有其特殊的意義。目前懂得拉丁文者已不易見,我們的校徽,剛好是由神父設計,所以益顯珍貴!
上下兩種不同的「聖真善美」,主要就是強調校訓。當我們配帶校徽時,應該時時想到它深刻的意義!
(※註:橄欖草、橄欖葉經龔士榮神父於民國82年重新詮釋為「稻穗嘉禾」,2020.5.28)

 

和樂融融的青鳥,家政大樓名勝多 
本報記者:洪秀英

   本校在臺復校之初,全校最小的一棟建築——家政大樓,由於最初只招收女同學;再加上建築物是呈瘦長型,愈發顯得她「身材」細長、婀娜!更有趣的是,全樓外採用粉紅色磁磚,於是有人戲稱之為「Lady Building」!
但自民國六十一年起,陸續增設食營系與織品系後,開始招收男生。於是,這座粉紅建築,已不再清一色「紅粉」了!
如果您細心,會發現家政大樓右側樓梯的牆上有一尊聖母像。許多同學和訪客都喜歡到那兒攝影留念。但對於她的來歷,卻鮮有人知。原來,在復校第二年,歐洲有人贈送本校一尊聖母像,但因學校當局有所顧慮,因此,這尊美麗高雅的聖母像只好暫時屈居箱底了。
後來經過當時家政系系主任吳(秉雅)修女不斷的請求、建議,于斌校長特別准許其在校展出。從此,家政大樓不但增色不少,本校又多了一處「名勝」。
直至六、七年前,聖母像意外受到損壞。一位學雕刻的青年,由於非常喜愛這尊聖母像,願意義務負責修復工作。在這位青年細心修復下,聖母像又回復了她原本的風貌,今天,您簡直看不出她曾「受傷」過呢!
除此,家政大樓還有一特別之處就是在食營系辦公室右側大廳中,您可以看到橘紅色的牆上,嵌有一隻神采奕奕的大鳥。它代表了家政、織品、食營三系。鳥的羽毛看來光澤明亮,彷彿穿著美麗的衣裳,這代表織品系;鳥的頭上有一大串豐碩的果實象徵著食物豐足,這是食營系的表徵;大鳥展翅棲於巢中,眼中充滿愉悅,昂首向前,彷彿對現有的家非常滿意,這又是代表家政系。
這幅壁畫顯出衣食無缺和一個美滿的家,就像同學們以家政大樓為家,在樓內聆聽師長們的教誨、共同接受薰陶。昂首向前,像圖中的鳥一般,充滿樂觀、愉悅的神情,展開雙翅勇敢地迎向未來!

 

梅花形的迷魂陣,綜合大樓風格特立 
本報記者:林京豫

    你可到過輔大的迷魂陣?當你順著輔園大道往前走時,向左拐,一眼看到的那幢特立獨行的梅花形建築就是輔大的迷宮。您不妨進去參觀一番,但是先在這兒提醒您,小心不要一腳踩空,栽了「跟斗」。
沒錯,這個「特立獨行」的怪物,最醒目的就是那片如黑白相間的地板,它經常讓你感覺眼花撩亂,金星直冒。
這個怪物就是綜合教室,位於最富詩情畫意的外語學院老榕樹之旁。
這幢建築的設計者,就如他的作品一般—特異。他就是林慎白神父(Friedrich Linzenbach)—中美堂及理學院「龍」形大樓的設計者。林神父設計的建築,不僅依建築的理論,還配上他特有的藝術觀,所以他不拘泥某些形式,而尋求多變化的設計。也因此,除了在輔大,你決見不著第二幢類似理學院的龍形建築,也見不著第二幢的中美堂,更見不到第二幢的梅花大樓。
梅花大樓初建的目的,在於同學合班上課時使用,及作為講演場地用。而其內部也設有幻燈設備。
輔大真是羣英會集,當你高唱「梅花芬芳滿天下」時,你不妨也聯想一下輔大的「梅花大樓」!

 

圓形建築中美堂,承襲古羅馬競技精神 
本報記者:梁以方

   承襲傳統古羅馬競技精神,承襲古羅馬雄魄的英姿——中美堂——這座輔大人矚目的圓形建築物,䇄立在輔園,猶如古羅馬的戰士在嚐盡了風霜雨露的侵襲後,散發出威嚴莊重的氣概。
十三、四年前,一位義大利神父踏著羅馬城的軌跡,設計出他心中的圓形建築藍圖,獲得當時教宗連聲讚嘆,神父乃毛遂自薦的將藍圖交給正在羅馬的于斌校長過目,請予採納在輔園中建造如圖之體育館,於是乎,輔仁校園中出現了一座代表古羅馬競技精神的圓形建築——中美堂。
然而中美堂的藍圖,在唐恩江系主任的腦中,卻與這座圓形建築迥然不同。
「我原先的構想,中美堂是長方形有效利用空間式的建築,它分為三層,一層地下室為體能訓練教室、舞蹈教室,二樓為體育館即球場,三樓才為禮堂,二樓體育館兩旁為二層樓的辦公室。」唐恩江系主任娓娓道來。
圓形建築施工的困難較長方形為大,在中美堂施工當中,就發生了一段險些影響到落成的故事,圓形建築的樑柱是弧形,中美堂共有七十枝樑柱支撐著,每枝樑柱重約四噸,七十枝樑柱則有二百八十噸重,樑上再加瓦片,整個中美堂上覆蓋約四百噸重,當時學校有關人士恐怕地震後,中美堂是否能承擔如此龐大的重量,乃暫停施工,召集西德、英、日、美之工程師加以鑑定,鑑定後的結論為圓形建築的力量是分散的,四百噸的重量已分散至各處,不必擔心中美堂負荷太重,於是中美堂終於在有驚無險的狀況下,在五十九年完成了,總共耗費一千一百五十萬臺幣。

 

理院大樓的特色,轉折迴廊龍形路 
本報記者:朱梅麗

   當你一踏進輔大校園,呈現在你眼前的即是一幢幢宏偉的建築與綠茵的草坪,你可知道有關這些建築物的有趣傳說嗎?
有人說:理學院的折曲建築是象徵著龍、理學院圖書館代表龍珠,女生宿舍A樓代表鳳,為了探尋其中的奧秘,記者訪問了薛保綸神父,據他說:
輔大在復校之初的校舍建築,大部分都是由德籍的工程師林慎白神父(Friedrich Linzenbach)所設計完成的。林神父在中國二十多年,對於中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物非常推崇,在設計時,即有意以教務處大樓為龍頭,理學院的折曲建築為龍身,理學院圖書館為龍珠,而成為所謂的龍形建築。
至於有關女生宿舍A樓的傳說,薛神父表示:女生宿舍A樓也是由林慎白神父所設計規劃的,而且將之設計成一隻鳳的形像。取其龍鳳呈祥的意義。但唯一令人遺憾的是A樓因為歷年來的整修以及為配合學生住宿人數的增加而增建後面的B樓,所以現在已看不出原來的鳳形了。
(※註:理圖為現舒德樓、教務處大樓為現耕莘樓,2020.5.28)

 

轉折來回層層上,理圖建築宏偉

   當外校的同學一踏入本校,總會驚訝於理圖的宏偉與美麗。為什麼如此「朦朧」?為什麼如此「神秘」?是的,為什麼?人走進去,一會兒不見了,一會兒更上一層地又出現了,是遁隱術嗎?
據其中的神父、修女久來的傳說,理圖的樓梯是忘記了又加上去的。當初建理圖時,只在後側搭建了電梯與小樓梯,忘了同學使用的「大樓梯」。工程一半,托神之佑,終於有人記起,但為時已晚,只得就原樣再充建。於是如今你見到的樓梯,與一般不同。
外頭罩著一層亮麗的玻璃,人影穿梭,平行斜線的樓梯,平直的線條,原是受空間所限,而無法如一般樓梯般蜿蜒而上,卻造成更爽朗的景觀。
外頭幾根彎曲的柱子,鑲在大樓外面,有人說那些柱子像是希臘的神殿,也有人說是西班牙式、哥德式的建築……不一而足。但據理圖館長柯博識神父指出,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只是當時工程師設計建築時,便將之設計成五十年代最摩登的型式—也就是那強有力而上面彎曲的柱子。
另外,薛保綸神父曾說,理圖,順著整個理學院大樓的龍形建築,就像一顆龍珠,關於此點,柯館長指出,理圖外面全是玻璃,可能也有「珠」的含義吧!
理圖一層層空曠的空間,沒有房間的限制,就是建築上最方便的構想。柯神父就其理圖館長的身份,表示,這個優點使得理圖有龐大深廣的書庫間及閱覽室,甚至幾十年後,理圖還可隨意佈置、設計,這就是它對「輔人」最實際、最重要的意義。
(※註:理圖為現舒德樓,2020.5.28)

 

貫通輔園中央道,圓環連綴四通八達

  如果說地球的重心是地心的話,那麼輔仁大學的重心應該是輔大唯一的中央大道,由四週大小不等的圓環所連綴成,分別是外語學院附近的大圓環、升旗臺圓環、法學院附近的圓環及中美堂圓環。
由校門口進來,第一個圓環,西南可到理學院,西北到外語學院,綜合大樓、理二舍,東南到理圖、理餐、食營工廠,東北到織品系、食營系、家政系等;第二個圓環可到衛生保健室、女生宿舍A、B、C樓、女生交誼廳、輔仁幼稚園;第三個圓環可到文學院、文學院圖書館、淨心堂、法商學院、社會科學圖書館、神學院、法商餐廳、文餐、忠孝、仁愛男生宿舍等;中美堂則可通至學生社團所在地積健樓、操場和側門到大學新村。
在實質功能上,它是全校師生來往必經之地,各社團、學校各處張貼海報,發布公告於此,可充分的發揮其效用;國旗代表著國家,升旗臺位於全校中正,大家來往之際,仰望那莊嚴的旗幟,亦可提升對國家的使命感!
據訪問的結果,名建築師高而潘先生雖說:在建築上,圓環並沒有什麼很獨特的優點。但這必須視建築物的各種地理因素而辨。顯而易見的,像輔大這樣設計優美的校園,圓環的規劃,無疑的佔著不輕的分量與無形的功勞,它使得因為建造各種建築物而將校地分割、醜化的缺點,很輕易的掩飾由高空鳥瞰方圓互補的幾何圖形,達成一種平幾何圖形的作用,而站在美學的立場言,更是最富藝術氣氛的構造。

 

AB樓的正字標記,彩帶飄飄似仙「女」 
本報記者:蕭淑敏

   款款的細語伴著優美的琴聲,AB樓交誼廳是輔大人的大眾情人。尤其夜晚更有許多青年朋友喜歡在她的旁邊盤坐而座。高雅的建築對男同學來說,這是一棟神秘的皇宮。
每天經過此地,即可望見色彩鮮豔極富藝術性的玻璃彩繪,可曾想過?她是否代表了什麼,有何特殊的意義?於此特別請教了AB樓宿舍舍監鲍坤儀修女。
據鲍修女表示,AB樓女生宿舍已建立了將近四十年,興建之初她不在此,而當時的修女舍監已不在,所以詳細情形不知道。不過鮑修女說這些玻璃是從德國運來的,她的花紋多少是屬於德國的藝術,並且色彩鮮艷,只是個裝飾罷了。至於是否有何涵意,就無從考究了。中古世紀的時候,許多歐洲的國家喜歡在他們的教堂玻璃上雕刻了美麗圖案並彩以鮮豔的顏色。輔大是個教會學校,建築都比較洋化,可能受到影響。
AB樓正面的壁飾,據龔士榮神父表示,壁飾中的三個帶子是個「女」字,其旁的星星是點綴,鲍修女說明是代表女生宿舍,由一位德籍設計師所設計構思,因他不識中國字,特請了中國的設計師幫忙建造而成的。加上這個圖案更表現出這棟建築的高雅大方整且具有濃厚的女性美氣質。(試想文舍從男生宿舍改為女生宿舍,而AB樓女生宿舍有可能改為男生宿舍嗎?絕不可能,因為……)

 

天主復歸天主—淨心堂 
本報記者:洪秀英

面對著去年十一月才落成的淨心堂,你一眼就可瞧見頂端那特殊的標誌,一個令人充滿好奇、禁不住想問問含意的誌號!
原來,它是採用希臘字母的第一個字母Alpha,代表開始開端,用最後一個字母Omega代表終結,象徵「天主是我們的開始,亦是我們的歸宿。」、「我們來自天主,也終將歸於天主」。而中間的一尊十字架,彷彿在提醒著世人,不要忘記耶穌愛人、犧牲的精神—祂以自己的血、自己的死,贖了世人的罪!
一踏進二樓的聖堂,首入眼簾的是正中那幅用馬賽克彩色磁磚拼成的壁畫—「聖神降臨圖」。這是取材自聖經宗徒大事錄的第二章—第十三節。圖中在聖母與十二位門徒頭上,有一片火舌,它散發著光與熱。光象徵著真理,告訴世人須用神靈的眼看天主;熱代表愛,告訴世人用熱誠的心愛天主。火舌的另一意義,是表示賜與門徒向萬民宣讀福音的能力和使命,讓聖神藉宗徒們的口舌宣講福音。
而暴風代表聖神像風一樣地神渺莫測。耶穌所預許的聖神,藉著風聲和火舌降臨於世。風和火在舊約中,本是天主顯現的象徵,而在新約中,則代表聖神的更新、振作、煉淨和光照等等行為。
此外,圖前的那一池綻開的荷花,予人寧靜、安和的感覺,圖上方的白鴿更帶來和平的氣息!整幅畫不僅表達了聖神降臨的深意,更令人感受到和諧與安寧!
另一特殊之點,是本校的聖堂成扇形,它象徵著教友從四面八方集向天主、歸於天主,是那麼地團結、那麼地真誠!
同時在聖堂四周,以及樓梯的牆上,到處可見一幅幅的畫像。這皆取材於聖經中的故事,而用簡明的圖像表達其寓意。例如,聖堂後面的牆上「撒種的比喻」一圖,是出自瑪竇福音第十三章第四節;右面牆上的「亡羊的比喻」則出自路加福音第十五章第一節,它說明天主對真心悔改的罪人,是怎樣的歡樂和慈愛,怎樣急切尋覓罪人,常等待他們回頭悔改。
不僅堂內各幅圖像,皆有出處,就連淨心堂外的玻璃,也是採自聖經中的故事,然後用彩色玻璃繪成。這是淨心堂的又一特色。
如今,淨心堂已成為同學們精神的活動中心,它的標誌、它的壁畫,它的一切一切,不僅表現出天主教的教義,更是我們寧靜、祥和的精神支柱,為我們帶來新的生活力量、新的生命意義!

 

莊嚴肅穆的裝璜,震撼輔仁學子的心靈 
本報記者:吳義華

懷著顆虔誠的心,在淨心堂二樓的一角,我們拜訪了淨心堂的負責人楊傳亮楊神父,請他談談當初建造淨心堂的動機、經過和現在使用的情形。據楊神父表示:由於輔大是一國際天主教會設立之大學;各學院建築皆設計新穎,別具風格,唯獨此偌大校園中,竟無一足以代表教會之教堂,於是前校長于斌樞機主教遂有建築一多元用途教堂之構想,以為輔大人之精神活動中心。
民國六十二年,由前外語學院實習所德籍神父齊德芳所長開始籌畫淨心堂的建設工程和圖樣設計,並由前任主任秘書龔士榮神父為召集人,但因耗資甚鉅,除一部份經費由本校負擔外,並向西德各天主教會募得十八萬四千馬克,至此,經費問題方告解決,後又因建築工程等問題的延誤,直至民國六十六年一月,始由前校長于樞機主教動土興建,並於去年十一月間舉行落成典禮。前後歷時甚久,可謂「得來不易」!
此外,裝璜部分,則由墨西哥藝術家鮑工程師負責,採鑲嵌(Mosaic)形式,是一仿羅馬式建築,至於裝璜費,則是由龔神父所捐助。
至於淨心堂的使用情形,楊神父表示:淨心堂之內,以宗教性活動為主;一樓設有會議廳,可容納六百人,專供宗教、學術演講之用。另外,附設有部分社團辦公室。二樓為聖堂和神父辦公室,聖堂為行宗教儀式之用,歡迎教友參加、使用。三樓則為淨心堂外觀突出部分,是一開放性的小型宗教圖書館,館內所陳列的書籍、雜誌,同學們可以任意借用。此外,地下室還設有心理衛生中心及輔大出版社,希望同學能多加利用,以促進學校、師長與同學間之瞭解與合作,使同學們均能達進德修業之目標。
出淨心堂後,再一次的瞻仰這揉合了建築、藝術、科學美,而且象徵著輔大精神——聖美善真——的宏偉聖堂,冥冥中,好像有股神秘的力量融入了心扉,震撼了魂魄,不由得肅然起敬,此刻的心情,即誠如楊神父所說的:「淨心堂那種靜謐安詳的氣氛,會使人領會到超現實的價值和奧秘。」

 

中華文化的擔當,文學院大樓壁飾 
本報記者:陳斐卿

經過文學院,那地毯般的綠草如茵,總要吸引人徜徉其上一番,倚望典雅清幽的黌舍,古色古香的紅磚白壁,可曾注意到東邊(面向C樓壁上)的一幅圖案?
我們訪問了校史館主任委員龔士榮神父,那遠看似燭臺之物竟是「華」字,取其提倡中華文化之意,尤其是生活在文學院的師生們,更有義不容辭的使命。
文學院總務主任鄭明倫先生則謂:由於我們是教會學校,又是天主教在臺灣設立的獨一無二的大學,因此它的地位是國際性的,各院的組織亦是跨乎國界的,如理學院是德國人辦的,法商學院是美國人辦的,文學院是中國人辦的,所以文學院建築物的一切風格,均代表著我國的特色。古謂「花」、「華」一音轉,選用花來代表中華民國的「華」,包涵了深遠的意義。

 

校門口的石碑 
本報記者:余建祥

朋友,當你快步走出校門之時,你有否注意到在新行政大樓之前的一小石碑呢?上面寫著「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別看它不起眼,它卻是咱們輔仁在臺復校第一屆校友所贈與的。物小而意長。
此碑的來歷是我們的學長臨畢業之時想送給學校一些紀念。學生所有的錢並不多,因此他們便在中央大道上種滿了樹而在樹前便立下了此碑來紀念。時過十餘年那些樹如今已成明日黃花杳無蹤跡。但是睹物思情倒也可供我們想像昔日夾道的兩排青蔥。

 

氣貫古今,學蓋中外,理一舍的「古今中外」 
本報記者:林仕杰

當你踏進輔大,第一眼看到的便是理學院理一舍,就在這排建築物的最末端。有資格住進理一舍的,不是教授、老師,就是三、四年級的「老頭」,於是,「養老院」的雅稱便一直停留在大家嘴上。
這是全校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但是在舍監藍先生的保養下,他的內部仍是完好如初。
當我向你提起「理一舍」時,你必定會聯想起他鼻樑上的一塊大牌子,上面還畫著橫八豎七的枝枝葉葉,那是四個甲骨文大字—「古今中外」。打從這理一舍建好時,便掛在那兒。曾有許多人問:這「古今中外」跟理一舍有啥關聯。聽藍先生提起這件事,笑著說:「這兩者本無啥關係,現在倒成了理一舍的註冊商標了。」當初這大樓落成時,為了充實其外觀,便將此四大字擺了上去。說到它的意義,有人說是因本校兼括了古今中外的學問,有人說勉勵理一舍內的學生要學蓋古今,將來要揚名中外。根據校史館龔士榮主任的解釋說:這「古今中外」便是「大學」之意。原來university可分成universe和sity兩個字,也就是「宇宙」和「城邦」,代表著「時間」和空間的觀念,而成為「古今中外」。

 

方方正正的君子,教務處大樓的壁飾 
本報記者:蕭淑敏

踏進輔園,即可感覺得到建築活潑的氣息,而您可曾注意到輔園裡有許多地方飾以中國式的圖案形象呢?就以教務處大樓外壁上的柵欄狀的壁飾來說吧,每天出入經過於此,是否注意了它?
那充滿古樸味道的抽象圖案,中間含有十個鐘鼎文,體積碩大,極引人注目。
據夜間部主任高思謙神父表示,這壁飾曾為在本校服務的一德籍麥修士所作,這位麥修士頗有藝術方面的天賦與嗜好,目前已在新幾內亞。
外語學院院長孫志文院長指出,它大約製於一九六五至六六年之間,至於其意義為何?已鮮為人知。
據與麥修士私交甚篤的理一舍藍舍監說,當時麥修士曾告訴他,那壁飾乃是代表理學院科學發展的一種設計,由不銹鋼鑄成。
經記者查證及本校歷史系王建秋教授及中文系王初慶教授指導的結果,中央鐘鼎文如下:「瓌寶漢京重廉貞君子如」。
但藍舍監表示,麥修士中文並不好,也許因此,再加上工人建造時的差錯,使得這十個字有了些許的變樣。是否正確,只有麥修士知道了。
(※註:教務處為現耕莘樓;原文為「環寶漢京重廉貞君子如」,其刻為「瓌寶」,應為誤刻。2020.5.28)

 

問禮老聃,努力向學,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校門兩壁的石雕 
本報記者:陳斐卿

相信即使是很多快畢業的大四學長們,也會對這一圖像的探討感到一頭霧水吧!那是位在校門口左右兩側,不十分顯眼而已漸漸斑剝脫落的仿漢武梁祠石刻,左側是「孔子見老子畫像」,右側是「孔子周遊列國」。
探討到它的來歷,那要追溯到復校後,民國五十七年學校取孔子問禮於老子,勉勵同學,努力同學;一為孔子周遊列國,有「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之意,乃請建築師仿照漢朝武梁祠石刻,並將其放大而置於此處。也作為同學們的一種銘誌。
雖然很少人會對其有研究,而物理系國文老師曾憲禕教授不但很清楚,且為我們講述了嘉祥縣關於武梁祠端末:此二石刻墓畫為仿山東省嘉祥縣城南二十五里九雲山北麓武梁祠石刻,現原石刻仍存嘉祥,係漢武梁墓內石刻,計畫八十餘幅,合墓碑九十餘幅,現國立歷史博物館存有拓本乙套。據嘉祥縣志載,其他尚有武般、武榮兩墓未曾發掘,以其為國家藝術珍寶不易保管。

 

雅肅清寧于樞機墓園,精神典範長存我輔仁 
本報記者:陳斐卿

座落文學院研究大樓與教授宿舍之間的一棟莊嚴肅穆的建築物,即是我們輔大在臺復校後,第一任校長于斌樞機主教墓園。
追溯到它的建築過程,約於六十七年十月底破土興建,其土木工程方面是由主持建造法商圖書館的工程師林白年先生負責;而修飾美化方面,則是由老北平輔仁大學美術系校友楊英風先生負責。期望做到莊嚴肅穆的精神。原計畫中是將墓園置於淨心堂之內,並請嚴前總統定名為野聲樓。而全部經費約一百萬元。
懷著虔誠靜肅的心情再度來到墓園作一番巡禮,由去年十四屆畢業同學捐贈的外圍黑條欄杆與矮綠磚牆,欄杆之內儼然又成了另一小天地,柔軟的綠皮草地,兩排稀鬆的黃葉榕,呈現的著一片安祥的景像。順著水泥小道,漸已能看清這座尖形建築,茶褐色玻璃配以黃綠二色方磚,雅肅而清寧,背面由此兩色配合呈現由頂到底的黃色巨型十字架。內部則有大理石的欄杆花圈圍繞之中,就是我們最敬愛的故校長長眠之地。
如今墓園完工已兩年餘,每天清晨傍晚,總有一些同學來到這裏席地而坐或談心、或研究,無論做什麼,置身此地總會感到一股神渺超脫的氣勢,雖然老校長已長眠人世但他讓我們感受到的,不只是個人的高潔修養;那為教育獻身,為宗教獻世的偉大精神,將長留於輔園每一個份子的心中。
當我們編這期特刊之時,想到輔園這麼多建築物,它們各種特殊的形象與特色,都是我們的校長一手企畫成的,不得自心底升起無盡的崇敬,它老人家當初對這個學校,真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期望代代的輔大人都能生活在最富學術與宗教氣息的環境中,而能薰陶成真正具有「聖、美、善、真」的好子民。

 

接近天主的人有福了,輔仁神學院傳播福音

輔大神學院位於法學院側邊,佔地約一萬餘坪,由教室大樓二棟建築與一大片草坪構成。
民國十八年,徐匯神學院創辦於上海徐家匯,這即是如今輔大神學院的前身。四十年避赤禍遷居菲律賓。五十六年才再遷返臺。
同年十二月並與故校長于斌樞機主教正式簽約,附設於輔仁大學。
輔仁大學附設神學院,含神學及教義兩系與研究所,並於民國二十年奉應教育部認可,得授與學士及碩士學位。至今,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相當於著名的義大利額我略大學、西班牙阿拉孟加大學與羅馬的傳信大學。
我們的羅光校長即畢業於傳信大學。本校神學院設有「修道生活培育中心」採用面談、測驗、輔導的方法解決修道生活的問題。於寒假開設「神學研習會」。於暑假中與基督生活團舉辦信仰生活月,與大專同學研習神學反省與祈禱。
由於本校是一教會大學,除了負有一般大學的意義與功能外,更有張揚光耀天主聖靈職責。
所以,高神父語重心長地表示,教會已經數度叩過中華民族的心扉,但每次都經驗了慘痛教訓。為了我中華民族早日瞻仰耶穌基督的光輝,為了教會早日吸取中華民族的燦爛,我們必須合一起來,為如此艱難的任務努力。
神學院最近更聘請了德籍神學博士及聖經碩士授課,還有法籍的一位漢學專家,來教授有關佛學、道學及易經等國學,目的在使「未來的神文」能了解中國人的思想系統,便利日後的傳教工作。院長張春申神父,便是自菲返臺,後一直任職至今,有十三年之久。
神學院大廳有尊耶穌受難像,以及一座宗教圖書館,藏書七萬餘冊。
神學院位園內,充滿著寧靜、和平,表現了輔大形象的另一面。

 

(轉載自〈輔大的圖騰與形象〉,《輔大新聞》校慶特刊,民國六十九年十二月八日,第2、3版;2020.5.28校史室編修。)

 

| Back |

 

輔仁大學校史室 ver3.0 on 2006 September
Redesigned by Ite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