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務概況

輔仁歷史軌跡

輔仁大學校史館

天主教文物館

相關辦法及表格下載
 
走過歲月(三)台北輔仁校園建築介紹


校史室

一、沿革—輔仁大學於新莊購地建校前之概況
經費是辦教育設學校最重要的來源,有了來源才有後續的發展。
輔仁大學在台復校,在校友會上書教廷呼籲努力之下,終於得到教宗的應准,聯合了聖言會、耶穌會及中國聖職員的力量,互相簽約協定共同辦理,使輔仁大學的重建終於有了曙光。然建校經費籌措一直相當困難(見于校長講述「輔仁大學籌備復校經過」)民國四十八年在于校長第一次赴美募捐復校經費一籌莫展情況下,第二次赴羅馬時,教宗慨然捐助了美金十萬元,同時命他為輔仁大學復校校長,為輔仁帶來無比的希望,繼而有庫興樞機主教應允籌募九十萬美元,湊足了一百萬美元,使輔仁建校經費終於有了著落。

各縣市捐地,爭取建校—擇地建校是設校重點所在,輔仁大學在台復校,已獲當時朝野人士的支持,因此各縣市均紛紛捐地,歡迎輔仁前往建校。輔仁復校計畫中,由於聖言會經費困難,由各修會合辦,採分地設校為原則,惟校本部須設在台北,於是便開始至各地勘察復校地點(參考校友會大事記)。

民國四十七年十一月廿七日舒德神父赴嘉義,由嘉義分會會長郝履成先生陪同勘察嘉義縣捐獻復校用地。

民國四十八年四月十二日校友會常務幹事吳祖坪,應自由中國太平洋協會總幹事周世光之邀,偕同幹事王紹楨、李闓東等赴台北市郊內湖鄉勘察輔大建校地點。

民國四十八年十一月三十日宜蘭縣長汪岳喬等人來訪,表示該縣擬供給土地二十六甲作為輔大建校用地。

民國四十九年二月十五日于校長偕同王紹楨總幹事等人,赴宜蘭勘察該縣供給建校用地。

民國四十九年九月六日應校友李純一之邀,會同工程專家辛文琦博士、建築師楊卓城暨士林鎮地方人等一行十餘人,赴士林鎮內雙溪勘察本校復校建地;此處風景絕佳,士林鎮擬贈者卻係山地,但距台北市僅半小時之旅程,勘察結果,擬提校董會考慮,並等于校長歸國,再作勘察後決定。

民國四十九年十月十九日于校長返國,總幹事王紹楨報告士林內雙溪建校土地勘察情形。

民國四十九年十一月十五日士林鎮公所開會商討撥贈公地自申為本校校址,校友李純一、總幹李闓東代表參加會議。

民國四十九年十一月廿七日士林鎮公所舉行撥贈輔大校址收購民地第二次評價會,校友李純一及總幹事王紹楨代表參加評議。

民國四十九年十一月廿九日士林鎮公所舉行臨時鎮民大會,通過撥予本校九十二甲半建校校地。

民國四十九年十二月七日於士林鎮公所中山堂舉行撥贈本校校址內內雙溪公地九十二甲半典禮,撥贈證書由陳鎮長交與于校長。

民國五十年二月三日宜蘭縣長林才添等人來訪,請再前往勘察。

民國五十年二月廿一日于校長表示士林內雙溪建校用地,因開闢需費甚鉅,決定放棄。

民國五十年七月九日由閔明我神父引導赴高雄大貝湖參觀建校用地。

至民國五十二年初,聖言會杜誼華神父 Fr.  Doyle  在台北近郊—新莊覓得了三十餘甲的校地。同時耶穌會、于校長也於中和、新店覓得了校地。最後經董事會決定,由於新莊至台北交通方便,且校地面積大,原先分地設校,今可融合成一處,於是於民國五十二年二月廿三日,購妥台北縣新莊鎮營盤里三十甲零六分餘土地,做為建校基地,復校之初五棟大樓—文學院大樓、家政大樓、外語大樓、理一舍(格物學苑)、法學院大樓才由平地而起。

 

二、復校之初各院建築師介紹
輔仁大學在校舍、校園建築設計新穎、巍峨壯觀,令人讚不絕口,並且成為當時假日遊人觀光的地方。這要歸功於建築總策劃人—林慎白神(Fr.Linzenbach)及我國四位建築師聯合設計。今將其背景略做介紹:
1.林慎白神父—總建築師,德國人,聖言會會士,自一九三一年來華,曾在河北省新鄉教區傳教十六年之久,續於一九四七年來台灣,擔任廣播文化傳教事業工作一年,後赴美攻讀工程設計,一九五二年學成,赴菲律賓擔任馬尼拉總主教顧問,任「公教福利」總建築師。前後共十年之久,貢獻良多,現在雄視遠東的馬尼拉總主教座堂,大致係由林神父設計而成的。自一九六二年以來,林神父擔任聖言會羅馬總部建築主任,日夜辛勤規劃聖言會傳教區的興建事業。本校校園規劃是由他設計的。

 2.陳濯—文學院大樓建築設計師,廣東人,民國卅一年畢業於天津工商學院建築工程系,歷任北平、天津、廣州、香港各地建築師,卅八年來台自行創設建築師事務所,承辦教育及衛生醫院方面及教會工程。

 3.李寶鐸—文學院大樓建築設計師,天津人,畢業於天津工商學院建築工程系,民國卅五年高等考試建設人員建築工程科及格,在大陸期間服務於各大建築師事務所,來台自創建築師事務所,辦理各地公私建築。

 4.沈大魁—家政大樓、理一舍、外語學院三棟大樓建築設計師,天津人,民國卅一年畢業於天津工商學院土木系,服務於工程界,卅八年來台後先服務於軍工局主辦軍事工程,退役後,自創建築師事務所,承辦各項建築工程。
5.趙楓—法學院大樓建築設計師,承辦各教會建築。

待續…………

註:本文部分資料由龔士榮神父口述提供,謹此致謝!



 

| Back |

 

輔仁大學校史室 ver3.0 on 2006 September
Redesigned by Itemx